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的东大门,倚靠黄浦江,面朝长江入海口,占地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76.77万人,下辖12个街道和24个镇。自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个曾经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浦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挂牌;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区扩区至120.72平方公里;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浦东将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挺立时代潮头、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品质生活实现共建共享、高效能治理率先走出新路。全力打造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在全面贯彻落实《引领区意见》的背景下,浦东新区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擎,全力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这一战略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临港新片区建设加速,已完成国务院总体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90%,新签约项目超过970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初步构建了制度型开放的框架。此外,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挂牌运行,以及“六特”海关监管模式的推动,都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功能创新。

张江科学城,这个活力四射的创新生态圈,正在加速扩区提质,面积已扩大至220平方公里。在这里,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正在形成。高水平科研机构的集聚,如张江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平台的启动,都为区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浦东新区不断提升金融中心能级,金融高能级主体加速集聚,持牌类金融机构总量达到1140家,约占全市的2/3。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达到13家,约占全市的90%。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融资租赁资产规模超过2.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3。

此外,浦东新区还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提质增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全区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环境治理能力切实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总的来说,浦东新区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步伐,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